昌宁县位于生产优质茶叶的黄金纬度北纬24度范围内,是全国唯一注册认定的“千年茶乡”,也是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中国优质红茶生产示范县、2020年度全国茶业百强县、2020年度全国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和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茶产业十强县,2023年度茶叶投资价值新锐县域,2019年、2022年两次入选云南省“一县一业”茶叶产业特色县,2024年度获得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茶业重点县域。
近年来,昌宁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三茶统筹”重要论述,把红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和富民强县大产业来打造,全力建设“云南红茶第一县”,全面擦亮“昌宁红茶”金字招牌。
一、独特优势,奠定“昌宁红茶”产业基础
昌宁红茶,历史悠久。境内出土的文物陶器表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秦汉时代,昌宁就有用茶饮茶习俗。据考证,昌宁境内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距今超过1600年。据史籍记载,600多年前,昌宁勐统的“湾甸茶”和右甸的“碧云仙茶”留下贡茶进京的佳话。1958年建成的昌宁红茶精制茶厂掀开昌宁红茶的历史新篇,昌宁先后成为滇红的核心产区、中国首批优质茶叶基地县,是全国唯一注册认证的“千年茶乡”。
昌宁红茶,品味独特。昌宁,位于北纬24°的“黄金茶线”,是世界茶树种质起源地之一;横跨澜沧江(太平洋)、怒江(印度洋)两大水系,“一山分二水、滴水漂两洋”的灵气汇聚出“沧江茶源”优质茶区,涵养着昌宁31.5万亩生态茶园、20余万株古茶树。昌宁拥有全球最大的2.98万亩国际雨林联盟认证茶园,天然富硒茶园达2.5万余亩。
2014年“昌宁红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昌宁红茶“琥珀汤、花果香、冰糖甜”的鲜明特质,在滇红茶中独树一帜,其制作技艺被纳入全省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首位茶院士陈宗懋先生于2006年、2023年两次题赠“千年茶乡昌宁”“昌宁红茶温润世界”。
昌宁红茶,温润世界。1968年,昌宁茶叶技术员杨德选作为中国茶叶专家组成员,远赴非洲马里共和国指导种茶,提供农业技术援助。1987年,斯里兰卡茶叶专家纳塔尼尔不远万里到昌宁考察茶叶。2017年,昌宁红茶作为云茶代表参加外交部云南全球推介活动,并作为国礼走进波兰、捷克两国,被酷爱红茶的东欧人称为“东方伏特加”。2022年,昌宁县以“昌宁红茶·温润世界”为主题,全面推介“昌宁红茶”。如今,昌宁红茶出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香飘世界。
二、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全县共103个村1508个村民小组4.96万户18.7万人涉茶种茶,现有茶园31.5万亩,居全省第5位。其中:古茶树面积4.9万亩20余万株有无性良种茶园12.10万亩、有机茶园11.2万亩、绿色食品茶园0.58万亩、国际雨林联盟认证茶园2.98万亩;有田园、漭水、温泉、翁堵、勐统、更戛、大田坝、鸡飞8个“万亩以上茶叶产业重点发展乡镇”,达仁、光山、松山3个“万亩亿元示范村”。
2024年,全县茶叶总产量3.08万吨,茶叶产业综合产值70.9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6.26亿元,加工产值41.66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3亿元。茶产业带动全县新增转移就业5800余人,户均增收0.24万元,706户茶企直接带动就业3000余人,户均增收0.42万元。
三、品牌引领,扩展“昌宁红茶”市场价值
昌宁红茶创制于1952年,是滇红的核心产区。1958年,昌宁红茶精制厂建成投产。1983年,“滇红功夫红茶”获外贸易部授予的“出口产品、品质优良”殊荣。1989年滇红功夫一级茶在全国优质农产品茗茶评比大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获得“景泰蓝杯”奖,1990年被农业部评为名优产品。1990年,红碎高档二号茶在西部地区名优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名优茶,获“陆羽杯”奖。1992年,“云广牌”滇红功夫条盒装茶在第二届西部地区名优茶评比会上获得“陆羽杯”奖。2014年3月,“昌宁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获批,并于2017年7月正式启用。目前,共建成CTC红碎茶生产线7条,跻身世界最大CTC红碎茶生产地区之一。2024年,全县红茶产量1.68万吨,产值35.1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49.5%。
2023年,“昌宁红茶”在国家地理标志红茶品牌价值排行榜中以85.69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云南第一。全县共有茶企706家,茶叶初制所657户,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证)茶叶企业46户,古树茶企业111户,有茶叶专业合作社70户,市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8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昌宁红集团),省级龙头企业7家(乙古红、一品茗、勐鑫、华龙、土司贡、漭赣宏、黄家寨),市级龙头企业7家(尼诺、勋兰、遐尔、大叶山、圣嘉、润毫、叁陆伍)。2024年,精制茶产量2.3万吨,其中精制红茶1.2万吨,其他精制茶1.1万吨,精制率达74.79%。截至目前,全县共注册茶叶类商标499个,注册获批“千年茶乡”和“昌宁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两个公共品牌。培育“昌宁红”“龙润”“尼诺”“树根地”“勐鑫”“漭水源头”等知名品牌,“龙腾沧江”和“稳隆”红茶被评为云南茶叶十大名品。
四、科技赋能,提升昌宁红茶产业竞争力
坚持外引和内培并重,引进专家工作站,积极申报人才项目,激活用好人才资源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林智教授团队为昌宁起草大理种红茶、大理种白茶标准,填补国内大理种茶叶研究领域学术空白。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西南大学科研团队落户昌宁,梁名志专家工作站、陈林波专家工作站、曾亮专家工作站、刘本英博士团队的创新支撑,推动了“昌宁红茶”生产工艺优化、风味稳定提升,“昌宁红茶”产才融合项目成功申报为全省首批人才工作示范项目,云南红茶研究院、昌宁红茶人才培训中心、检测实验中心建设有序推进,为昌宁红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昌宁县已构建“产业协会+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体系,全县90%的茶叶初制所、企业生产红茶,红茶产业经营主体在茶叶生产、植保、仓储物流、品牌推介等方面抱团发展;实施“昌宁邀您来采茶”“茶行业技能大赛”“论茶大赛”“昌茶进藏·重走茶马古道”大型公益活动,提升“昌宁红茶”品牌知名度;昌宁县将继续围绕“云南红茶第一县”的目标,坚定不移走好“三茶统筹”之路,全力推进昌宁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金叶子”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来源:七彩云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何青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